今年1月,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吹响了羽绒、印染、化工等11个行业的大整治号角。截至3月底,萧山区全面完成第一批765家企业关停取缔及停产规范工作。目前,萧山区行业整治领导工作小组,正在对各镇、街道等单位的整治工作进行验收考核。
据了解,在整治之前,这11个行业在萧山区共有企业900多家。这次整治集中解决11个行业中“无证无照、无合法场所、无安全保障、无环保措施”违法问题,对经过整治、允许继续经营的企业要进行改造提升,有条件的还要鼓励企业兼并整合,搬迁入园,促进产业的集约集聚集群发展,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整治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浦阳镇有“中国麻编工艺鞋之乡”的称号,其制鞋行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末,目前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如今正面临着一场产业大变局。
由于长期以来缺乏规范有效的管理,浦阳的制鞋业普遍存在规模小、加工技术落后、产品档次低等问题,由此导致恶性竞争激烈、环境污染严重、社会矛盾尖锐等一系列问题。
按照11个行业大整治要求,目前,浦阳镇已关停整治484家企业(作坊),其中52家被列入整治提升名单,取得阶段性成果。
记者日前来到位于浦阳的远通鞋业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在完成初步提升整治后,目前已恢复生产。在生产车间,可以看到,公司的生产流水线正上方,新投入安装的环保设施——vocs废气处理设备正在运行,通过等离子体技术、吸附技术、紫外光高级氧化等技术对生产废气进行净化,从而做到达标排放。
首轮整治过后,浦阳鞋业的市场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那些依法合规的制鞋企业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位于浦阳镇的兆力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兆力告诉记者,目前企业的出口订单已经排到了6月份,与往年相比,增幅明显。
“政府整治淘汰落后产能,不是要取缔这个产业,而是通过取缔行业中的低、小、散产能,把存在的问题解决好,最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浦阳镇党委书记劳伟刚表示,在整合资源、加大产业转移力度的基础上,浦阳镇正在积极探索分散的鞋业企业以股份制合并的形式明确股转,然后进行兼、合并,再通过规划建设鞋业行业集聚发展区域,促进已整治企业的品牌化、高端化、集约化发展。
噪声听不到了,气味消失了,村民脸上笑容绽放了
走进新塘街道翰洋羽绒制品有限公司,已听不见隆隆的机器声,看不见空中漫天飞舞的尘绒,工厂的机器和设备已经基本腾空,接下来将迎接最后的验收。
曾几何时,这里周边半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聚集了几十家羽绒制品企业,轰鸣的机器声、刺鼻的气味和流淌的废水,让周边的百姓心有怨言,但碍于情面,很多村民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今,这样的状况正在改变,噪声听不到了,气味消失了,周围村民的窗户打开了,脸上笑容绽放了。截至3月31日,新塘街道被列入关停计划的211家企业(作坊)已全部关停到位,其中关停取缔123家,关停规范88家。
整治倒逼之下,嗅觉灵敏的企业,早早地谋划起整合资源、产业升级的“文章”来。
最早要追溯到2014年,当时的杭州东合羽绒制品有限公司、杭州金弘三鸟羽绒制品有限公司和浙江万羽羽绒服饰有限公司为打破竞争格局,联合组建了杭州萧山新塘羽绒有限公司,引领整个羽绒行业从传统走向创新。
“三强合一”后,企业集聚效应也日益凸显。短短几年发展,萧山新塘羽绒有限公司得到了上市公司华英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青睐,2016年双方共同出资成立杭州华英新塘羽绒制品有限公司。目前,公司信心指数、管理水平、外界影响力、产品销售、综合实力、抗风险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不破不立,不舍不得。统筹“内整资源、外拓市场”,新塘街道在整治过程中还“联姻”邻省,建立起了产业园区,引导企业产业有序转移。
纪检监察全程监督,保障整治效果
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停产765家企业,纪检监察必不可少。
为全面整治工作合力,确保工作成效,萧山区委区政府在整治工作一开始,就派驻第七纪检监察组全体成员及区纪委党风室派员组成督查组,入驻集中办公,对整治过程中整治组和镇街工作人员的履职情况进行全程监督。
督查组参与区11个行业整治领导小组的各次工作会议,并通过实地走访,认真听取各镇街整治工作推进情况,收集整治工作的问题和困难,分类开展督查,确保督准督实,督出成效。重点对整治过程中整治组和镇街工作人员的履职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对领导小组研究取缔关停、停产整治和通过验收企业名单的过程进行监督。
同时,压实责任,盯牢责任主体。为倒逼现场推进组和镇街工作人员履职尽责,督查组实地抽查企业37家,了解企业实际停产情况。对督查中发现弄虚作假、默许纵容、阻碍妨碍整治等行为,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谈话,要求其说明情况并严格按时间节点抓进度抓落实。
截至3月31日,督查组共走访镇街23次,提出意见建议18条,对1个镇街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谈话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