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后的曹村港已成为浇灌周边粮食功能区的重要水源。浙江省治水办(河长办)供图
ⅰ-ⅲ类水质断面占91.4%,同比上升6.8个百分点;人民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治水公众满意度达88.5%,创下近年新高。一幅水清岸绿河湖美、人水和谐乐安居的美丽图景正在浙江徐徐展开。
2019年,浙江省以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和美丽河湖建设为抓手,持续深化河(湖)长制,治水工作再出新成效。
全省103个国考断面中,ⅲ类水质以上断面占96.1%,同比上升2.9个百分点;221个省控断面中,
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治本治源
污水直排是河湖水污染的“罪魁祸首”,要想从根本上治理好水环境,截污纳管是关键。
竹马乡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一条自然形成的古河道——长湖穿区而过。长湖曾是一代人记忆中的梦里水乡,随着沿岸企业、居民的不断增加,这里慢慢成了脏、黑、乱的代名词。
自浙江开展“五水共治”以来,竹马乡联合沿线乡镇街道打出清淤、清垃圾、清水生植物等治水组合拳,记忆中的水乡被逐步唤醒。但是治水效果时常反复,近两年清澈湖面又时不时泛起股股“彩”流,漂荡起点点泡沫,这再次敲响了长湖治水的“警钟”。
为彻底治理好长湖,防止水质反弹,竹马乡以全省污水零直排建设行动为契机,组织乡镇干部和技术人员,以网格为单位,全面排查收集辖区内的排污情况。
面对排查结果,竹马乡党委书记姜建军感慨道,不查不知道,地底下餐饮、理发店等接入的污水管道纵横交错,许多油污、毛发日积月累,阻塞了整个乡镇水系的“气血”。
如何让乡镇恢复“气通血畅”?竹马乡在实施工业园区、小区截污纳管的同时,落细落小,以解决”河塘洗衣”这一长期影响治水成果的“小痛点大顽疾”,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在长湖畔、池塘口,一个个洗衣埠头和生态洗衣房拔地而起,从中流出的洗涤污水不仅没有流入池塘,反而逆向流入了污水管道。
“因为洗涤板设计了向内倾斜的角度和挡水条,这样一来,洗涤污水就会经空隙流入污水管道,既满足了村民的洗衣需求,又解决了水体污染问题。”姜建军说。
竹马乡是浙江高水平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的缩影。2019年,浙江省52个工业集聚区、966个生活小区、310个镇(街道)实现污水零直排,为水环境治理添彩。
实施全城“美丽河湖”建设,美水兴水
除了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2019年浙江还围绕系统治水、生态治水、人文治水,实施全域“美丽河湖”建设。温州瑞安曹村港就在这场“美丽河湖”建设行动中日益绽放光彩。
上世纪90年代,曹村港水体因淤泥堆积,洪涝频发。近年来,曹村港不仅水质彻底告别劣ⅴ类,河道还完成清淤拓宽,成为浇灌周边粮食功能区的重要水源。
之后,曹村港又迎来新生:岸上污水处理能力增强,入河污染物总量削减,河道水质巩固提升、自然生态得到修复。和水清景美一起回归的还有人才和资本。
徐学朴是土生土长的曹村镇人,常年在上海经商,家乡环境变好后,年近六旬的他从上海回到故土。
“曹村港过去是涝区,现在是粮区,更是景区。”徐学朴说,自己和村民们承包了河边40多亩的低洼地,引曹村港水种植荷花。
“荷花池除了美观外,还能吸附有机污染物,农田里的雨水汇聚在这里,能得到进一步净化。”曹村镇水利员说,现在曹村港的整治不再只是单纯的工程性治水,而是特别注意将工程建设和自然环境协调起来。河道两岸设置了松木桩生态护岸,为鱼类、鸟类、两栖类等生物保留栖息之地,提高生物多样性。
“美了环境,清了河道,肥了田地,更鼓了钱包。”徐学朴说,曹村港优质的生态环境,给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40多亩荷花池产的莲子成了抢手货,仅莲子销售一项,亩均收益就达到8000多元。
如今,曹村港又进一步挖掘修缮沿线的历史文化内涵,实现了自然人文相结合,并成功入围2019年浙江省省级“美丽河湖”名单。
包括曹村港在内的146条(个)省级“美丽河湖”,串联起城镇、乡村和田园,初步形成了“一村一溪一风景、一镇一河一风情、一城一江一风光”的格局。
深化河(湖)长制,长治长美
河湖治理非一日之功。实践证明,河湖长制是巩固提升水质的重要保障。2019年,浙江在深化河(湖)长制上迈开了脚步,探索实践出了一套以河(湖)长制为依托的长效治水模式。
在湖州德清,从去年开始,河(湖)长除了日常巡河、巡湖外,每月还要定期对辖区内河道溪流、湖库塘水域进行水质检测,形成月度、季度和年度“河道体检报告单”。
“我们委托专业机构,以水文、生态等六大类18个指标对河湖进行全面体检,并进行综合评分。”德清县治水办(河长办)常务副主任沈群涛一边介绍,一份翻开一份河道体检报告。
这份报告与普通医院出具的体检报告单相似,共有6页,上面详细列出了河道的水质、生态、管理等各项指标,量化了水体健康状况,详细记录了过去存在的问题及其整治过程,并给出“健康、亚健康、不健康”的诊断结果。
“这就好比一本河(湖)百科全书和工作秘籍,能让河(湖)长日常工作更有的放矢。”沈群涛说。同时,治水办(河长办)还会根据体检报告和诊断结果提出具体建议,将一系列措施建议送到具体河(湖)长手上,指明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帮助其更高效地开展工作。
除了提升工作效率,德清还不断壮大河(湖)长队伍,在全省首创的“护水e站”基础上,更新升级“公众护水平台”,将原先固定的乡、镇、村三级管理网格长转换为主动参与管理的民间“河(湖)长”,同时融入奖励机制,发动人人都注册成为河(湖)长,通过巡河任务抢单、赢“生态绿币”兑换绿色农产品。
河湖健康体检,“河(湖)长制” “全民治水”,是浙江深化河(湖)长工作、推进精细化长效治水的创新举措的一部分。
此外,浙江以政府数字化转型为契机,突出抓好“河长通”与“基层治理四平台”的深度融合,全年帮助河(湖)长处理各类问题22万余个,绘就了全省江河湖泊“百里绿映”和“千里莺啼”的秀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