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央视科教频道《透视新科技》栏目以“水清岸绿”为主题,聚焦浙江“千万工程”20年, 探访浙江乡村的美丽蝶变。栏目邀请了浙江农林大学农村环境研究所所长、浙江商达公用环保有限公司郑展望教授,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首席科学家申锋研究员两位专家回顾了“千万工程”波澜壮阔的20年,展示浙江以村庄的环境整治与人居环境改善为切入口,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实现了多方位的迭代升级,不仅造就万千美丽乡村,而且造福万千农民群众的历史画卷。
农村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浙江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取得了斐然的成绩,行政村覆盖率稳居全国之首。2020年,全国首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条例》在浙江正式实施。2021年,为持续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和生活品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开始全面实施 “强基增效双提标”行动,计划用5年时间,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和出水水质达标率均达到95%以上,标准化运维实现全覆盖。
20年来,浙江农林大学农村环境研究所郑展望教授专注于农村污水治理,坚守在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第一线,通过与商达公用产学研深度合作,为全国12000多个行政村500万户提供农村污水治理服务。针对农村污水治理的行业痛点,郑展望教授积极倡导生态价值化治理模式,推进农村污水治理与乡村生态产业开发融合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生态价值化治理模式不是单一的以污水谈污水,更多的是和碳汇开发、生态农业、工厂化水产养殖、乡村旅游等各方面相结合,通过技术生态化、模式生态化、产业生态化,实现省钱、融钱、赚钱的目标,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污水治理资金难问题。临安指南村就是生态价值化治理的一个缩影。
一、技术生态化
众所周知,资金难是农村污水治理最大的行业难题,技术生态化通过“水循环、碳循环、产业循环”,降低农村污水建设和运维的费用,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目的。
1、 水循环
污水用于排放是污染,用于灌溉就是资源。临安指南村通过水肥一体化的做法,将治污、灌溉、施肥融为一体,按照生态农场国家标准“污染不出边界”的原则,以资源化利用的方式实现水的氮磷循环。每年回用节水约15万吨,相当于回收了8吨优质有机氮磷肥。
2、 碳循环
农村污水传统治理模式能耗高,碳排放量大。临安指南村通过绿色、循环、低碳的生态化治理模式,大幅减少了能耗与药耗,每年可降低60吨碳排放。此外,项目将化粪池残渣、餐厨垃圾以及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通过发酵工艺制成土壤调理剂用于碳汇林抚育,就地实现资源化,每年减少碳排放200余吨。
同时,临安指南村依托浙江农林大学周国模教授团队碳汇学科的优势,将2000多亩的竹林开发成为碳汇林,每年碳增汇1000吨。通过以上方式,每年降碳增汇1260吨,实现了碳的循环。
3、 产业循环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点、也是难点。临安指南村将农村污水治理生态农场经营相结合,在农场中将污水进行水肥一体化、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自身也实现了有机生态种植,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通过生态化治理模式,指南一个村每年就节省了18万农污运维费用;生态农场的经营,每年可增收200余万元;而碳汇林的开发,则让村民进一步实现了“卖空气”赚钱,每年可产生经济效益5万元,预计远期可达50万元。通过三产融合助力产业振兴,实现农村污水免费运维,最终实现产业循环。
2022年6月,2022农村污水生态化治理倡议书发布暨乡村环境eod模式研讨会在临安举行。会议围绕“农村污水生态化治理”为主旨,更好地推动农村污水生态化治理。会议上举行了临安指南村“农村污水免费运维”以及生态产业(碳汇林、生态农场)开发签约仪式。
二、模式生态化
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co-environment-oriented development,简称eod模式),是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撑,以区域综合开发为载体,采取产业链延伸、联合经营、组合开发等方式,是一种创新性的项目组织实施方式。基于乡村环境治理的eod项目,可与生态农业、森林碳汇、乡村文旅等乡村生态产业开发相融合,解决融资的问题,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在指南村建立的生态价值化治理模式基础上,临安立项实施临安区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林业碳汇eod项目。项目总投资12.86亿元。其中,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包8.59亿元,包括农村污水治理项目、河道综合治理、县域风貌样板区建设,产业开发包4.27亿元,包括於术酒厂、稻田酒店、蔬菜工厂以及竹林碳汇经营项目等。
三、产业生态化
农村污水治理属于政府类项目,是个高门槛的行业,渠道、技术、资本成为农村污水处理新产业生态中的三个要素。在eod的模式下,更是需要环境治理和产业开发多方参与协同发展,才能更好的推动乡村环境治理,助力乡村振兴。
“千万工程”给浙江乡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内涵也在一段的蝶变,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引领进步,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农村污水治理也不仅仅是达标排放,更是需要绿色、低碳、循环,并且通过生态价值化,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