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城市工作会议12月20日~12月21日在北京举行,这是时隔37年后,中国再次召开最高级别的城市工作会议。上一次“全国城市工作会议”要追溯到1978 年,这次会后,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强城市建设工作的意见》,基本厘定了此后约 30 年时间中城市建设和发展工作的基本思路。
如果说过去这三十几年是中国城市建设迎来的上半程发展。那么,以此次会议为节点,中国城市发展迎来了崭新的下半程。
会议主旨:
城市工作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
“两个坚持”原则: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创新、依法治市,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一个规律”:
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城市规模要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五大统筹”:
第一个统筹: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
第二个统筹: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
第三个统筹: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
第四个统筹: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
第五个统筹: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关键词:特色
一个有特色的城市才能有活力,才能吸引来人。会议提出,要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同时,要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
关键词:安全
“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把住安全关、质量关,并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城市工作和城市发展各个环节各个领域。”会议描摹了现代化宜居城市的方方面面,而这方方面面的基石就是安全。
新形势下,城市安全怎样才能做好?会议给出方向:“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彻底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政府要创新城市治理方式,特别是要注意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
关键词:绿色
会议提出,要大力开展生态修复,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要控制城市开发强度,划定水体保护线、绿地系统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防止“摊大饼”式扩张,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
会议称,城市交通、能源、供排水、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都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进行规划建设。
关键词:传承
会议提出,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
同时,要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公开性和强制性。要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
关键词:宜居
会议提出,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城市发展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农业用地按相应规模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过程,人口和用地要匹配,城市规模要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必须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切实做好城市工作。
会议强调,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实现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发展。要坚持集约发展,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
紧凑城市是必须秉持的发展理念
——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人居环境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涌彬
中国环境报记者李维
刚刚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是改革开放后最高层首次为城市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并首次提出了“紧凑城市”理念。
什么是紧凑城市?如何才能建设紧凑的城市?本报记者第一时间专访了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人居环境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涌彬。
紧凑是对过去城市发展理念的纠偏
王涌彬告诉记者,紧凑城市不是城市最终追求的目标,只是一种发展理念,这个概念并不新鲜,也不是最近才有的。
2008年,人居环境委员会在南京召开的世界城市发展大会上就提出,要建设紧凑型城镇。
王涌彬认为,按照紧凑这一发展观来指导城市发展,才是可持续的。这一理念是基于多年来城市发展的误区提出来的。他认为,一直以来,土地财政是地方核心的经济来源,以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城市发展观就使得地方政府不断地扩大城市规模,采取外延式的发展模式,这就不是紧凑的发展。
“紧凑城市”是一个高密度土地混合利用的城市空间增长模式,这个城市规划理念凸显空间功能的紧凑,注重高效率和高质量,其最终追求的是有效发挥城市经济的积聚效益。
“我们看到很多城市,建开发区,但开而不发,很多大公司囤地几十年不开发;再有一些产业园里没有产业。我们现在来反思,这种发展就是不可取的。”他说。
另外,中国城镇化这些年来,国家对大城市的关注和支持很多,但中小城市的发展并没有同步。对这些小城市而言,在没有获得额外的支持下,为了生存发展,也只能发展房地产,这样,势必就造成了外延扩张式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房地产的困境。“紧凑城市”理念的提出,是对城市这种无序扩张的挑战。据了解,2000年~2010年,全国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张了60%多,这种从大跃进运动诞生的新城没有人气和活力,空间利用低下,造成公共资源的巨大浪费。提出“紧凑理念”,也从侧面反映了领导层注意到鬼城问题的普遍存在和潜在危机。
王涌彬说,中国的每一个城市,无论发展到什么地步,都必须坚持紧凑式的发展理念。“这次中央在城市工作会议上提出紧凑城市,要求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这说明我们的发展理念有了一定的转变,是非常及时、正确的。”王涌彬告诉记者。
紧凑发展能让城市更宜居更有竞争力
王涌彬认为,紧凑城市能给城市和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带来诸多益处。首先,紧凑城市能够给人们带来便利和便捷。
“我曾经到过一些小城市,马路两边都是商铺,可从一边走到另一边,需要过一条非常宽的马路。不要说对那些想买东西的人来说不够方便,就是对一些年长的市民,一个红灯走过去都困难。”王涌彬告诉记者。
“其次,紧凑的城市最能展现自身的品质和特色。”他说,“搞建筑的人都懂这个道理,设计师们最不喜欢在白纸上做设计,因为没有限制,随意发挥,往往无法创新。而当对我们设计的内容有所限定的时候,才需要想办法克服,才能创造出独特的、有特色的设计。”
王涌彬认为,紧凑城市还能带给城市活力和繁荣。“很多城市,因为不紧凑,布局不合理,人们见一次都不容易,就没有活力,没有活力就没有竞争力,谈什么繁荣。”
“最后,紧凑的城市才是绿色的、生态的。”他说。
王涌彬介绍说,现在中央提倡建城市群,每一个城市如果都紧凑地发展建设,避免“摊大饼”的模式,城市之间的自然空间就留出来了,这样的生态空间,才能真正让城市绿色、可持续地发展。
紧凑发展更需要创新思维
如何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呢?
王涌彬认为,摒弃外延式的发展方式,就要彻底转变城市发展唯gdp的理念,要结合城市转型一起来探讨城市发展,要尊重城市的客观规律,回归城市本源。
“如果一个城市只为经济发展,那就没有尊重城市的客观规律,没有考虑民生和人居环境的城市发展是不正确的,必然会导致不良的后果。”他说。
观念转变了,还需要用规划来指导城市建设。王涌彬认为,现在的城市规划应该是统筹考虑城市文化、人口、产业等综合要素,尤其需要有跨界思想,应该让不同专业的人一起来探讨,要把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作为制定规划的中心目标。
王涌彬认为,城市发展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就要注重创新。这些年城市的发展和房地产的发展相生相伴,但这两者在创新上都有所欠缺,毕竟大家追求的都是经济指标,建筑以容积率为主,城市以gdp为主,因此,真正科技含量高的建筑是有限的,真正有创新意识的城市是有限的,最终造成城市千篇一律,鬼城众多。“要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把创新的思路融入城市发展,挖掘每一个城市的底蕴和内涵,进行有前瞻性的创新,并和今后城市的发展定位相一致。”他说。
现在的城市发展,已经不是在白纸上做文章的了,我们的城市的社会结构、人口结构、产业结构以及生活方式已经发生变化了,而且还有加剧。这就要求城市管理者做好城市更新,在挖掘城市内部潜力上做文章。
“比如,我们的城市要更新城市的一切诸如基础设施等要素来与之相配套。以前,我们小区里可能连停车位都没有,现在不但要有,还要考虑是不是要安装充电桩,从而有助于今后一段时期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这次中央城市会议还提出,每一个城市都要做好城市设计。王涌彬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城市都被项目牵着走,很少去思考这个城市究竟需要什么,没有深入挖掘城市的文化资源。因此,需要好好对城市进行设计,把功能和形象以及城市整体定位统一协调。如果每个城市都经过很好的设计,就不会有两个城市千篇一律。
“能把上述几点做好,我们城市的发展就是紧凑的,精明的。”王涌彬说。